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 | 我們的目標 | 關鍵績效指標計量 | 2022年進度 | 2023年進度 | 2025年目標 |
目標8:體面工作和經濟增長
目標15:陸地生物
|
到2025年,我們所有的直接種植者技術嫻熟,溝通順暢,並獲得資金資助 | 我們所有的直接種植者技術嫻熟,溝通順暢,並獲得資金資助的百分比 | 我們的直接種植者中100%技藝嫻熟,100%溝通順暢, 100%獲得資金資助 | 我們的直接種植者中100%技藝嫻熟,100%溝通順暢,100%獲得資金資助 | 我們的直接種植者中100%技藝嫻熟,100%溝通順暢,100%獲得資金資助 |
有關我們針對盡量減少環境足跡及盡可能把握機會維護生物多樣性及生態系統的承諾及行動的更多資料,請參閱我們公開的《生物多樣性政策》。
我們的抱負是於2040年在全價值鏈內實現淨零排放,當中包括一系列旨在維護生物多樣性、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及促進恢復工作的策略。憑藉我們透過再生農業計劃、可持續採購實踐及守護水源舉措所獲得的見解,我們正積極將生物多樣性的考慮因素融入我們的營運之中。我們特別注重確定、衡量及監察整個價值鏈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我們正積極構建一個全面的土壤健康框架,以協助種植者及鼓勵生物多樣性、提升水質及封存溫室氣體排放。我們為種植者裝備評估和提升土壤質量所需實踐和工具,旨在與種植者建立更緊密的聯繫,使我們能收集寶貴的見解並提供個性化建議。我們管理土壤採取的行動內容如下:
• 進行全面的土壤評估以評定自然相關風險,並了解到對百威亞太的營運及供應鏈而言屬重大的自然資源影響和依賴。
• 禁止在被指定為世界遺產地和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第I-IV分類保護區的地區內採購原料或經營;
• 通過執行當地的再生實踐、向我們供應鏈上的種植者提供教育以及進行營運優化以盡量減低對環境和生物棲息地多樣性的不利影響。
• 盡量減少棲息地受到干擾、棲息地退化,以及例如來自我們營運和供應鏈所帶來污染和大氣排放等間接影響。